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內游玩(無人機照片,1月9日攝)。 新華社發
這是2023年10月25日拍攝的總決賽現場(無人機照片)。當日,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在貴州省臺江縣臺盤村開賽。 新華社發
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當前金融風險防控形勢如何?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將從哪些方面著力?在11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就金融領域熱點話題,回應社會關切。
李云澤表示,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我國銀行業保險業運行平穩,尤其主要金融機構經營穩健,我國金融安全基本盤非常穩固。
“雖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但無論總體數量還是個體規模,在整個金融業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們正在積極會同相關地方黨委政府精準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動風險化解。”李云澤說。
他表示,應對風險我們有充足的資源和條件。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尤其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這是我們防范化解風險的最大底氣、最強支撐和最有力保障。
“我國銀行業保險業資本和撥備總額超過50萬億元,我們還有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行業保障基金,可以說抵御風險的‘家底’非常堅實。此外,我們防范處置風險的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尤其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相關工作機制也進一步健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國家的金融安全。”李云澤說。
就防范金融風險,李云澤認為,當前重點在提升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上狠下功夫。將進一步健全涵蓋源頭治理、早期糾正、恢復處置的全流程防控機制;將持續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同時把握好風險處置的時度效;將著力推動金融監管基礎法制建設,全面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將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和兜底監管機制,同時進一步加大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協調聯動,真正做到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李云澤說,近幾年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回歸本源、聚焦主業,不斷優化金融供給,為助力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表示,當前關鍵是要推動“資金—資本—資產”循環,暢通資金流轉過程中的堵點和卡點,解決“有資金沒有資本”、耐心資本不足等問題。
李云澤表示,將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當前正研究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為平臺,擴大股權投資試點范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正研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同時進一步優化新能源車險定價機制;正部署普惠金融專項行動,推動小微貸款增量擴面下沉,一視同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等。(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以文旅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2023年,我國國內出游人次48.91億,同比增長93.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140.3%。火熱的文旅市場中,有“淄博”“爾濱”競相出圈,有網友喊話各地文旅局長,有文博場館預約“秒空”……
如何看待“文旅熱”,如何延續“文旅熱”,如何提供更豐富更高質量的文旅供給?文化和旅游部部長孫業禮在11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作出回應。
“旅游的火爆對于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活躍市場、提振信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孫業禮說,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促進形成高品質的消費需求,高品質的消費需求拉動和促進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反過來又會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文旅供給。這種互動和循環就是“文旅熱”出現的背景和邏輯。
了解到各地網友喊話文旅局長的現象,孫業禮表示:“我們理解這是對我們的督促,也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我們一定和各地、各部門一道,堅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文化和旅游服務的質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場的規范化水平,以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的發展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面對當前群眾關心的一些博物館預約難、大型演出“一票難求”、境外游客旅游支付難等問題,孫業禮直言:“這些問題都客觀存在,說明文化和旅游的發展與人民群眾的需求、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
據介紹,為解決這些問題,文化和旅游部門正在采取一系列舉措,有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針對大型文博機構預約難問題,推出了延時服務,彈性錯峰預約、及時釋放爽約訂單,保留現場預約窗口服務老年人、外國客人等措施。
孫業禮同時表示,出于安全考慮和參觀體驗考慮,預約和限流是必要的。
“其實我們國家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除了大型博物館還有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館,內容非常豐富獨特。如果一時預約不到大型的、有名的博物館,到這種中小型的博物館看一看,也許會有意外的驚喜。”孫業禮推薦說。
對于大型文藝演出“一票難求”,甚至有“黃牛”倒票的現象,主要采取兩條硬性措施予以限制:一是實名購票、實名入場;二是要求所有大型文藝演出的門票公開銷售比例不得少于85%。
此外,我國還對外國游客入境的便利性進行全流程梳理,對入境游環節逐個優化。孫業禮表示:“隨著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國外的游客到國內旅游一定也能享受到跟國內游客一樣的在吃住行購物方面的便利。”(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
11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結合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村超”“村BA”等民間體育賽事火熱以及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等體育熱點話題,談體育發展。
高志丹表示,2023年我國體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村超”“村BA”民間賽事火爆出圈,體育場地設施快速增加,大運會、亞運會、學青會辦賽精彩、參賽創佳績,青少年體育生機勃勃,體育消費快速增長……
今年恰逢奧運年,在部署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方面,高志丹表示,要繼續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群眾身邊的體育賽事活動和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服務與供給;高質量做好巴黎奧運會、米蘭冬奧會備戰參賽工作,爭創佳績、為國爭光;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積極推動體育在促進經濟結構轉型、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中發揮積極作用;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不斷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質和體育素養;進一步推動體育文化繁榮發展,講好體育故事,傳遞正能量。
高志丹認為,雖然我國體育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產業結構有待優化,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的品牌效應有待提升,體育消費潛能也有待進一步激發。
在進一步深化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高志丹表示,要著力發展體育賽事經濟,打造一批觀賞性強、參與度高的體育賽事,承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賽事活動。
他還表示,要推動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鼓勵體育用品企業適應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消費需求,推出國產體育潮牌,不斷豐富國產優質戶外運動和冰雪運動裝備器材供給與服務;穩步擴大健身消費,豐富健身休閑服務的消費場景,完善投融資促進和消費者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戶外運動,打造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